您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侯晓荣:坚持走“文化普法”之路

时间:2016年03月30日来源:甘肃法制报作者:浏览次数:

  2013年,对于36岁的侯晓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一年,在乡镇基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她由一名普通干部被提拔为酒泉市肃州区司法局银达司法所所长。在别人眼里,她被提拔任用了,但在她自己看来,这意味着满满的责任和重担。

  这两年来,侯晓荣刻苦学习钻研法律法规知识,迎头走在基层普法、矛盾调解一线,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深耕浅种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第一线,以她坚韧和好学上进的精神硬是趟出了一条“文化普法”之路,赢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冬日的阳光倾洒在美丽而安宁的银达镇,见到侯晓荣时,她刚刚从上沟村一场矛盾纠纷的调解现场回来。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法战线上的新兵,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工作环境,经过认真分析后,她想到的不是回避,而是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挑战。

  “打铁先要自身硬。”为更好地履行好工作职责和充分发挥法律在社会、生活等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侯晓荣始终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她在工作中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耐心向书本、网络和实践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她还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经常与法律工作者探讨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案例。

  侯晓荣所在的乡镇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文化资源丰富。经过认真思考,她认为在法治宣传过程中,就是要将优势为我所用,把法治宣传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全面打造“文化普法”特色品牌。为此,她把普法宣传与平安建设、综治维稳、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组织文艺骨干编排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心声》《平安建设促和谐》等文艺节目,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对广大村民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她的精心组织下,仅“六五”普法期间,编写《普法教育得民心》等剧目32个,累计演出218场次,有3万余人次接受了法治教育。

  今年是全省“六五”普法工作验收的关键年,也是她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一年。在她的带领下,银达司法所全体成员在法律“七进”主题活动开展和“五结合”措施的落实上狠下功夫,全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文艺普法”宣传教育氛围。同时,在全镇稳步推行“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平安村组”创建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全镇14个村普遍设置“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室”“道德讲堂”和“法律宣传专栏”“法治长廊”“法治图书角”,方便广大村民学法用法,培养法律明白人近万名,达到户均1名。

  截至目前,全镇创建民主法治村14个,其中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创建率达100%;全镇14个村全部建成“六好”平安和谐村,达标率达100%,“五好”平安家庭达到95%。